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出处:《送庆侍者之净众》
宋 · 李弥逊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晨风。摇:吹动。
顶笠:竹笠戴在头顶。
晓山隈:清晨的山脚下。
觅法:寻找佛法。
心:内心。
未熟梅:未成熟的梅子,比喻修行未成熟。
去路:前行的道路。
两肩:双肩。
担不起:承受不住,无法肩负。
会看:懂得看透。
撒手:放手,放弃。
得空回:得到解脱,回归。
翻译
晨风吹动着竹笠,拂过山脚下的清晨寻找佛法的心如同未成熟的梅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送庆侍者之净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风摇顶笠晓山隈”,这里描绘了一种清晨山间的景象。风轻轻吹动着行者的头上笠帽,山间的薄雾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自然景物,反映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觅法心如未熟梅”,此句则隐含了禅宗修行之意。“觅法”指的是寻求佛法,即追求精神上的觉悟。而“心如未熟梅”则是比喻,梅花在寒冷中才能绽放,暗示着诗人对禅法的理解和追求还不够成熟。
“去路两肩担不起”,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俗务的无奈和放弃。两肩承载不了生活的重负,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也反映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
“会看撒手得空回”,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撒手”是放下一切的象征,意味着对尘世的彻底放弃。而“得空回”则是内心获得解脱后的状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禅法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