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出处:《来鳦》
宋 · 韩琦
来鳦趋社期,翩若天外至。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徘徊大厦间,汲汲营巢意。
中心有所托,自谓得其地。
衔泥两吻疮,旦暮不少憩。
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
尔巢屡肤寸,长梃辄摧坠。
胡为不识嫌,又续前功弃。
何处无蓬茅,自足为生计。
不尔卵而覆,其祸愈非细。
予既伤尔愚,窃复探尔志。
孜孜不忍去,欲动主人义。
万一怜其勤,庶获息我类。
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
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
年年应候来,驯狎如儿稚。
双双轩户前,为君作嘉致。
不学君家客,去就惟势利。
微羽一知归,至死不他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来鳦》,以鸣鳦筑巢的行为为喻,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
诗中首先描绘了鸣鳦为了筑巢,不辞辛劳,即使受伤也不停歇的情景,体现了其对家园的执着与热爱。接着,诗人通过“主人爱高堂,病尔如疣赘”一句,将鸣鳦与人类社会中的某些人进行了对比,指出那些不理解或不珍惜他人付出的人,如同“疣赘”,不仅不会感激他人的辛勤,反而可能破坏他人的努力。
随后,诗人进一步探讨了鸣鳦为何选择在特定的地方筑巢,以及它面对困难时的坚持,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应当像鸣鳦一样,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坚守下去。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鸣鳦对主人的忠诚,以及希望得到理解和接纳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诗人通过“臣栋既不挠,出处安且贵。其能无报乎,唯守信无贰”这一句,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颂扬,认为无论身处何方,都应保持诚信与坚定,不应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初心。
整首诗借鸣鳦之口,传达了对忠诚、坚守和理解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