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出处:《雪后过昭应》
唐 · 吴融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
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寒。
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寒。
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路过:经过。章台:地名,代指京城中的某个繁华之地。
气象宽:景象开阔。
九重城阙:形容宫城极其宏伟,层次多。
云端:形容宫阙高耸入云。
烟含:烟雾笼罩。
上苑:皇家园林。
沈沈紫:深沉的紫色,形容花木繁茂,色彩浓郁。
雪露:雪覆盖或雪珠闪烁。
南山:泛指城南的山,不一定特指某一山名。
??寒:闪烁着寒冷的光芒,形容雪景清冷。
绮陌:华美的街道。
已堪:已经可以。
骑宝马:骑着骏马,宝马代指名贵的马。
绿芜:绿色的杂草丛生之地。
行即:行走时就会。
弹金丸:弹射金弹,古代贵族的一种游戏,这里形容游乐之盛。
灞川:灞河,流经西安东郊的一条河。
南北:泛指灞河两岸。
真图画:如同真实的画卷。
更待:还想等待。
残阳:夕阳。
一望看:再次眺望。
翻译
经过章台时觉得景象开阔,重重宫阙高耸仿佛直入云端。烟雾笼罩着皇家园林,深沉的紫色一片,雪覆盖着南山,闪烁着寒冷的光。
华美的街道上已能骑着宝马畅行,草丛中行走时似乎能听到弹射金丸的声音。
灞河两岸的风景如画,更想等到夕阳西下时,再次眺望这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雪后经过昭应时的所见所感。开篇"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两句,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其中“章台”可能指的是古代某座宫殿或楼阁,而“九重城阙”则是对皇都雄伟建筑的描写,这些建筑仿佛悬浮在云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寒"两句,则转入细腻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上苑”可能是指皇家园囿或高处的林木,而“沈沈紫”的烟霭给人一种神秘氛围。后半句中“雪露南山”则描绘了一幅雪后山峦清新的景象,"??寒"(由于缺字无法判断具体意境)可能是指那种冷冽而又宁静的气氛。
第三段"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展示了作者在雪后经过昭应时的豪迈情态。这里的“绮陌”形容的是积雪未融的小路,而“骑宝马”则是贵族或官员出行的象征;"绿芜行即弹金丸"中的“绿芜”可能指的是积雪初融的草地,"弹金丸"则是一种狩猎活动,或许暗示着作者在这雪后之行中也未忘记游乐之情。
最后一句"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珍视与留恋。"灞川"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而“南北真图画”则形容这里的景色如同绘画一般真实而美丽;"更待残阳一望看"表达了诗人在夕阳将落之际,仍不忍离去,想要再多欣赏一番这如画般的风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昭应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深情,以及他在这个特定时刻与环境下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