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羡尔多佳句,泉石于今亦隽才
出处:《答体健内弟》
明 · 卢龙云
海畔风烟万里开,归鸿曾寄帛书来。
品题羡尔多佳句,泉石于今亦隽才。
吊古向谁歌玉树,怀人空自酌金罍。
腐儒衰晚思何补,独有桑榆念未灰。
品题羡尔多佳句,泉石于今亦隽才。
吊古向谁歌玉树,怀人空自酌金罍。
腐儒衰晚思何补,独有桑榆念未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的《答体健内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内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感慨。
首联“海畔风烟万里开,归鸿曾寄帛书来”,以海景起笔,海风拂面,烟波浩渺,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情感世界。归鸿,即南飞的大雁,古人常借大雁传书表达思念之情,这里暗指内弟通过书信与诗人交流。
颔联“品题羡尔多佳句,泉石于今亦隽才”,表达了诗人对内弟才华的赞赏。品题,意为品味、评价,此处指内弟的诗句优美,令人羡慕。泉石,比喻高洁的品格,这里用来形容内弟不仅才华横溢,品格也如同清泉和岩石般高洁。
颈联“吊古向谁歌玉树,怀人空自酌金罍”,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玉树,原指古代宫廷中的乐曲,这里借指古代文化或历史人物。诗人似乎在无人能理解的情况下,独自对着酒杯歌唱着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尾联“腐儒衰晚思何补,独有桑榆念未灰”,体现了诗人面对自己年老体衰的现实,虽感无力改变什么,但内心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并未消减。腐儒,是对古代学者的谦称,这里指诗人自己。桑榆,古代指日落时太阳照射到桑树和榆树的末端,常用来比喻晚年。诗人感叹自己虽已步入晚年,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依旧不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内弟的交流、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晚年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