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际添新涨,桥边响细风
出处:《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沙际添新涨,桥边响细风。
同人来雨后,尺鲤出湖中。
竹筏渔家屋,藤蓑鹤发翁。
献鲜知有客,贾勇更张罿。
同人来雨后,尺鲤出湖中。
竹筏渔家屋,藤蓑鹤发翁。
献鲜知有客,贾勇更张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沙际添新涨”,以“新涨”二字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和水位的上升,暗示着春水初生的景象。接着,“桥边响细风”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桥边,通过“细风”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同人来雨后”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人物,通过“雨后”这一时间背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雨后的悠闲与自在。接下来的“尺鲤出湖中”,不仅描绘了鱼儿跃出水面的瞬间,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竹筏渔家屋,藤蓑鹤发翁”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湖中的渔人,竹筏与渔屋的简朴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鹤发翁”则形象地刻画了一位老渔夫的形象,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却依然如故。这不仅是对个体的描绘,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种赞美。
最后,“献鲜知有客,贾勇更张罿”两句,通过渔夫得知有客人来访时的反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渔夫不仅主动献上新鲜的鱼作为招待,还表现出一种勇敢与热情,准备再次下网捕鱼,以示对客人的欢迎与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边打鱼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人情之暖,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