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出处:《送关子喜王崇闇二子入都作》
明 · 黎遂球
北风何萧萧,明月照我床。
仰见鸿雁飞,下视青萍光。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
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
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
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
仰见鸿雁飞,下视青萍光。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
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
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
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
鉴赏
这首诗《送关子喜王崇闇二子入都作》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通过描绘北风、明月、鸿雁、青萍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帝乡、圣贤、龙利文明等象征性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道德品质的坚守。
首句“北风何萧萧”,以北风的凛冽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明月照我床”则在对比中引入了光明与温暖,为离别增添了一丝慰藉。诗人抬头望见“鸿雁飞”,鸿雁南迁的场景象征着二子即将前往京城,展开新的旅程;低头“下视青萍光”,青萍的光芒虽微弱,却也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表达了诗人对二子的深厚情感和对他们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帝乡作为理想之地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道德完善、社会和谐的向往。接下来的描述“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描绘了帝乡的宏伟与秩序,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则赞美了帝乡中圣贤云集、礼仪井然的景象,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表达了诗人对二子的鼓励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坚守正直,即使面临离别也不失为龙之利,保持文明与节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理想社会和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