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全文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出处:《赠写真何充秀才
宋 · 苏轼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
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
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
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
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

拼音版原文

jūnjiànzhōubiéjiàyǎndiànzuǒshǒuguàgōnghéngniǎnjiàn

yòujiànxuězhōngmènghàoránzhòuméiyínshījiānsǒngshān

hánguìliǎngānzàikōngyǒuxiàngliúrénjiān

shēnchángtóngwàiyúnbiànhuàzōng

wènjūnxiězhēnjūnyánhǎozhīliáoshì

huángguānshānjiāróngzhìshānyánzhōng

xūnmíngjiāngxiāngjīnxiànwǎngxiěbāogōngègōng

翻译

你没看见潞州别驾目光犀利如电,左手挂着弓箭右手随意捻
再看那孟浩然雪中骑驴作诗时,眉头紧锁仿佛肩扛着山峦
无论是饥饿寒冷还是富贵荣华,如今都安在何处,只剩画像留存世间
他的心常想与万物同化,如浮云般变幻无常,踪迹难寻
你为何苦苦要画下我的真容?你说喜爱它只为自我满足
他穿着黄冠野服,面容如山居之人,想要将我安置在山岩之中
现今有多少功勋名臣,你却去描绘褒公和鄂公这样的英雄

注释

潞州别驾:古代官职名称。
眼如电:形容目光犀利。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皱眉吟诗:形容专注作诗的样子。
勋名将相:指有功勋的官员和军事将领。
褒公:唐朝名臣段秀实,封为褒国公。
鄂公:唐朝名臣尉迟敬德,封为鄂国公。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赠写真何充秀才》。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豪杰与现实中的友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实感悟和超脱物外的哲学思考。

首句“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以潞州别驾的英勇形象开篇,描绘了一位武将的英俊威猛。紧接着,“左手挂弓横撚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英勇气质。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转而描绘了一位文人的高洁形象,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以其清高脱俗闻名。这两句通过对孟浩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的一种赞美。

“饥寒富贵两安在”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只是暂时的现象。而“空有遗像留人间”则表明,无论是豪杰还是文人的伟大,最终都只能留下一些遗迹和记忆。

“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思想,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的事物一样,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没有永恒的存在。这种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自然法则观念。

“问君何苦写我真?”这句询问,为何要如此执着于对诗人本真的描绘。紧接着,“君言好之聊自适。”表明,即便是朋友的赞美,也不过是一种自得其乐的心境。

最后两句,“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诗人通过描述朋友的自然态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一种愿望。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清贫自守的一种审美情趣。

“勋名将相今何限”通过历史上的高官显贵,提出一个关于功名的哲学问题,即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现在又有何用?而“往写褒公与鄂公”则是诗人提及古代的贤良,表达了一种对于德行和才华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实友人的赞美,以及哲学问题的提出,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超脱的审美情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