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出处:《雨花台所见》
明 · 汤显祖
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
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
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
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
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
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
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冉冉春云阴,郁郁晴光莹”以轻盈的春云和明亮的阳光隐喻春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明媚的氛围。接下来,“取次踏青行,发越怀春兴”表达了诗人随意漫步,心中充满对春意盎然的喜悦。
“拚知天女后,如逢雨花剩”暗示诗人期待着美好的邂逅,如同雨花般短暂而珍贵。诗人的情绪在“宜笑入香台,含颦出幽径”中起伏,时而欢笑,时而蹙眉,展现出复杂的情感世界。
“徙倚极烟霄,徘徊整花胜”描绘了诗人长久地驻足欣赏花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态惊蝶起,思逐流莺凝”则通过蝴蝶和黄莺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美目乍延盼,弱腰安可凭”赞美了女性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朝日望犹鲜,春风语难定”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光和情感的犹豫不决。
最后两句“拎翠岂无期,芳华殊有赠”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希望与佳人共度美好时光。“持向慧香前,为许心期证”更是直接表白了诗人的心愿,要在佛前许下心愿,证明他对爱情的执着。
然而,“如何违玉缨,沈情击金磬”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只能将深情寄托于佛音之中,显得有些无奈和苦涩。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春日抒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