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与秃翁交
出处:《呈孟君复能静使君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细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与秃翁交。
公侯复始须廊庙,尔汝忘形未草茅。
各诵新诗针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胶。
一樽百尺楼头酒,玄白无心赋解嘲。
公侯复始须廊庙,尔汝忘形未草茅。
各诵新诗针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胶。
一樽百尺楼头酒,玄白无心赋解嘲。
注释
包瓜:比喻深意或寓言。杞爻:可能指代某种隐喻或象征。
俊人:才子,杰出人物。
秃翁: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廊庙:朝廷,指国家权力中心。
尔汝:亲密无间的称呼,表示关系亲近。
针遇芥:比喻事物间微妙而紧密的联系。
古道:古代的道德风尚,忠诚、诚实等。
漆投胶:比喻关系紧密,如胶似漆。
玄白:黑色和白色,这里可能指坦诚相见。
赋解嘲:以诗文来应对嘲笑,表达豁达。
翻译
仔细品味包瓜中的寓意,才子愿意与我这老者交往。在公卿大臣重新掌权的时代,你我之间已无尊卑之别,仿佛还在田野草庐之中。
各自吟诵新诗,如同针尖对芥子般契合,期待着古道热肠,如漆投胶般紧密相交。
在百尺高楼之上共饮美酒,我们无拘无束,以诗为乐,无需深究世事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画面。开篇“细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与秃翁交”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细腻地品味包裹着的瓜果(包瓜)和精致的丝线(杞爻),以及俊雅之人愿意与平凡之徒交流(秃翁,即没有头发或头发稀少的人),表现出文人之间不拘小节、平等交往的情怀。
接着,“公侯复始须廊庙,尔汝忘形未草茅”两句,则通过对权贵和普通人的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向往。这里的“公侯”指的是官宦之家,而“廊庙”则是他们活动的地方;而“尔汝忘形未草茅”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隐者一样,忘记世俗的名利,过上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
在“各诵新诗针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胶”两句中,“新诗”指的是当时流行的诗歌,而“针遇芥”则是比喻诗人之间细腻的交流和互相砥砺;“相期古道”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追求,而“漆投胶”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精神追求的坚韧和持久。
最后,“一樽百尺楼头酒,玄白无心赋解嘲”两句,则通过对酒宴场景的描写,以及对诗人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影响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饮酒之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体悟。这里的“一樽百尺楼头酒”形象地描述了高楼之上举杯畅饮的情景,而“玄白无心赋解嘲”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受世俗羁绊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文化传承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