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出处:《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唐 · 钱起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才:才华。妙:出众。
心:内心。
远:深邃。
名:名声。
疏:淡然。
迹:行踪。
清秋:清爽的秋天。
闻:聆听。
礼暇:礼仪之声。
胜事:美好的事物。
幽寻:隐秘的探索。
弄云:与云共舞。
鹤:鹤。
僧期:僧人约定。
贤相:贤明的宰相。
高躅:高尚风范。
雕龙:雕琢龙文。
忆:追忆。
所思:所想。
芙蓉:芙蓉花。
清露:清晨露珠。
谢公诗:谢灵运的诗。
翻译
才华出众但内心世界深邃,名声虽淡然但行踪可追寻。在清爽的秋天里,我得以在闲暇中聆听礼仪之声,新雨降临山间的时候。
美好的事物只担心它们会消逝殆尽,我对于隐秘的探索从不觉得厌倦。
在云雾中与鹤共舞,隔着流水期待与僧人约定相聚。
怀念那些贤明的宰相,他们的高尚风范令人追忆。
如同芙蓉承受清晨露珠的洗礼,我希望我的诗能媲美谢灵运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所作,题为《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文学创作的愉悦。
"才妙心仍远,名疏迹可追" 表明诗人对于才华横溢的心境依旧遥不可及,而声名却可以通过作品传承下去。"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描述了一种恬淡的秋日景象,天气转凉,适合进行文艺创作。
"胜事唯愁尽,幽寻不厌迟" 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回味,尽管快乐时光终将过去,但在心中反复咀嚼仍旧感到满足。"弄云怜鹤去,隔水许僧期" 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贤相敦高躅,雕龙忆所思" 可能是对友人的赞美,或许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心声,怀念那些值得尊敬的人或事。"芙蓉洗清露,愿比谢公诗" 表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诗人谢灵运一样写出优美的诗句。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友情之可贵以及文学之乐趣的深刻体验,通过和韵、对仗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