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无复西江水,长依东海田全文

无复西江水,长依东海田

出处:《陇州鱼龙川石鱼
宋 · 宋祁
纤鳞藏介石,物化自何年。
无复西江水,长依东海田
苔纹堪代藻,云叶即成莲。
琥珀藏蚊影,佳名共此传。

拼音版原文

zhīlíncángjièshíhuànián

西jiāngshuǐchángdōnghǎitián

táiwénkāndàizǎoyúnchénglián

cángwényǐngjiāmínggòngchuán

注释

纤鳞:细小的鱼鳞。
介石:礁石。
物化:物换星移,指时间的变迁。
何年:多少年。
复:再。
西江水:昔日的西江流水。
东海田:东海边的田地。
苔纹:青苔的纹理。
藻:水藻。
云叶:云朵的形状。
莲:莲花。
琥珀:透明的树脂化石。
蚊影:蚊子的倒影。
佳名:美好的名字。
共此传:一同流传。

翻译

细小的鱼鳞隐藏在礁石中,这是经历了多少年的物换星移。
再也没有往日西江的流水,只留下东海边的田地长久相伴。
青苔的纹理可以代替水藻,云朵的形状就像盛开的莲花。
琥珀中封存着蚊子的倒影,美好的名字与这奇景一同流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变迁、物种演化的深刻感悟。

"纤鳞藏介石,物化自何年。"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时间的悠久和生命形式的转换,"纤鳞"指鱼类生物的细小鳞片,而"介石"则是古人对化石的称呼,这里暗示着一场长达数年的自然变化,将活生生的鱼变成了石头。诗中的"物化自何年",不仅是在问这个过程发生了多少年,更是在探讨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形态转换的奥秘。

"无复西江水,长依东海田。" 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变迁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诗中的"西江水"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的河流,而与之相对的是"东海田",这里的"无复"意味着不再存在,这也许是在说鱼类不再依赖于西江水而是长久地依附于东海的平原。这个转换反映了生物为了生存所作出的适应性改变。

"苔纹堪代藻,云叶即成莲。" 这两句则以植物的形态变化来比喻生命的演化。"苔纹"指的是苔藓的细小线条,而"堪代藻"则是说这些细小的植物可以长在坚硬的石头上,显示了生命力强大的特性。而下一句"云叶即成莲",则是在形容某种水生植物(可能是荷花)其叶片轻盈如同云朵,直接成长为莲藕,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

"琥珀藏蚊影,佳名共此传。"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自然界中生命演化的一个总结和赞誉。"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而"藏蚊影"则是在说这种古老的生物遗迹中还能看到被封存的蚊子形态,表明了时间留下的印记。而最后的"佳名共此传",则是在赞美这首诗所描绘的生命演化过程,是一段值得传颂的佳话。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形态转换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与时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科学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