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双眼阔,塞草不供怜
出处:《和谹父留别 其二》
宋 · 王洋
卧鼓开亭障,斯人久晏然。
宣王思采芑,羊祜保新边。
妙手传干叶,鳌头控六连。
使君双眼阔,塞草不供怜。
宣王思采芑,羊祜保新边。
妙手传干叶,鳌头控六连。
使君双眼阔,塞草不供怜。
注释
卧鼓:静止的鼓楼。开亭障:打开防御工事。
斯人:此人。
晏然:安逸、平静。
宣王:周宣王。
采芑:古代贤臣,比喻有才能的人。
羊祜:晋朝名将,以守边有功著称。
妙手:技艺高超的手。
干叶:象征古老的传统或文献。
鳌头:比喻最高地位或领导权。
六连:可能指六种连环的象征物。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双眼阔:目光长远。
塞草:边塞的草木。
不供怜:无需怜悯。
翻译
鼓楼静立,亭障展开,此人悠然自得。周宣王怀念古代贤臣,羊祜守护着新开拓的边境。
高手巧妙地传承了古老的传统,如鳌头掌控六连环。
地方长官目光远大,眼前的塞草无法引起他的怜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和谌父留别(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卧鼓开亭障”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隔绝与遥远的情境。古代行军时常用鼓声作为信号,这里“卧鼓”可能暗示战争的喧嚣已经过去,而“开亭障”则是说朋友之间如同隔着山川河流,难以相见。
接着,“斯人久晏然”表明诗人对那位友人的思念久久不能忘怀。这里的“斯人”指的是远方的朋友,“晏然”形容那种悠长且深刻的情感。
下面两句“宣王思采芑,羊祜保新边”中的“宣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君主,而“采芑”则意味着探求和寻觅。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如同古代君主思虑国事一样真挚。而“羊祜保新边”中的“羊祜”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名将或忠诚之臣,“保新边”则形容其守护疆土的忠心。
接下来的两句“妙手传干叶,鳌头控六连”,这里的“妙手”应指诗人自己,或是对友人的赞誉,意指其才艺或书信传递之迅速、之巧妙。至于“鳌头控六连”,则可能是形容自然界中山脉的壮观,或用以比喻两位朋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连绵不绝的大地。
最后,“使君双眼阔,塞草不供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之情切。这里“使君”可能是对友人的一种尊称,“双眼阔”形容诗人迫切地希望与远方的朋友相见,而“塞草不供怜”则意味着即便是在遥远的边塞,野草也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思念之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的巧妙借用,展现了诗人深情且迫切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