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
出处:《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
宋 · 曾几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
政恐曲生深作祟,可怜髯簿顿成疏。
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
落势今年残未已,秖应从此并无馀。
政恐曲生深作祟,可怜髯簿顿成疏。
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
落势今年残未已,秖应从此并无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齿危:牙齿摇动。粥充虚:以粥填饱。
辜负:浪费。
公家夏屋:官府夏日住所。
曲生:弯曲的小路,比喻困难或问题。
深作祟:带来麻烦。
髯簿:官员,这里指有胡子的官员。
顿成疏:突然变得疏远。
动摇不减:影响力并未减弱。
韩吏部:历史上的韩愈,官至吏部侍郎。
焦校书:焦操,古代官员,这里可能指遭遇困境。
落势:衰败的趋势。
残未已:还未停止。
秖应:只恐怕。
并无馀:不再剩下。
翻译
牙齿摇动只能以粥填饱肚子,白白浪费了官府提供的夏日住所。我担心那弯曲的小路会带来麻烦,可怜的官员突然间变得疏远无能。
他的影响力并未减弱,就像韩吏部一样,被踩踏的境遇却与焦校书不同。
今年的衰败还未停止,只恐怕这样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目为《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牙齿松动只能以粥度日,感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夏日的官舍。他担心身体状况不佳会影响政务,对可能因此而疏忽职责表示遗憾。诗人将自己比作韩吏部和焦校书,前者是唐代官员韩愈,以刚直著称;后者是东晋名士焦先,虽年老仍勤奋读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牙齿脱落影响的担忧,认为今年的衰弱趋势还将持续,未来恐怕健康状况更加堪忧。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个人小事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工作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