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八帙年华双鬓雪,同乡惆怅不同归全文

八帙年华双鬓雪,同乡惆怅不同归

出处:《送龚燧宪使致仕
明 · 杨士奇
非才误下钓鱼矶,徒遣缁尘满素衣。
八帙年华双鬓雪,同乡惆怅不同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龚燧宪使致仕(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却因非分之才误入官场,最终导致清白之衣沾染尘埃的官员形象。诗人的年岁已高,两鬓如霜雪般斑白,与同乡好友分别时的愁绪与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非才误下钓鱼矶”,诗人以钓鱼矶为喻,暗指主人公原本无意于官场,却因某种原因不得不踏入仕途,如同误入钓鱼之地一般,表达了对主人公命运转折的感慨。

“徒遣缁尘满素衣”,“缁尘”指的是官场的污浊,而“素衣”则象征着主人公的清白和初衷。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不适应和内心的矛盾,以及最终清白被玷污的无奈。

“八帙年华双鬓雪”,“八帙”即八十大寿,“双鬓雪”形容鬓发如雪,表现了主人公年事已高,岁月不饶人。这句不仅描绘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也暗示了他漫长而充满波折的人生旅程。

“同乡惆怅不同归”,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离别。与同乡好友分别时的惆怅心情,与自己选择的仕途道路无法同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清白人格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