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
出处:《再至同安假民舍以居示诸生》
宋 · 朱熹
端居托穷巷,廪食守微官。
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
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
杜门不复出,悠然得真欢。
良朋夙所敦,精义时一殚。
壶餐虽牢落,此亦非所难。
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
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
杜门不复出,悠然得真欢。
良朋夙所敦,精义时一殚。
壶餐虽牢落,此亦非所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同安官舍中闲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良朋共度时光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首句“端居托穷巷,廪食守微官”,诗人自述身处简陋的巷弄之中,仅凭官俸维持生活,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接着,“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事务较少而心境平和,官署空闲之时,庭院显得格外宽敞宁静的场景。
“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则展示了诗人在清晨起床后,利用闲暇时间吟诗作赋,观察万物,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的情景。这种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满足。
“杜门不复出,悠然得真欢”一句,表明诗人闭门不出,远离尘嚣,内心却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良朋夙所敦,精义时一殚。壶餐虽牢落,此亦非所难”四句,表达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生活条件简陋,但有知音相伴,便足以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可贵,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朱熹在官舍中简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精神世界深沉的追求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