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
出处:《次韵慧上人见寄》
宋 · 王之道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法华在其侧,参差拥高鬟。
幽花自芬芳,好鸟时缗蛮。
传闻发梦寐,登览忘劬艰。
去年谒老聪,默坐焚金颜。
忽然狮子吼,顿觉醒冥顽。
子今从之游,旧习须夷删。
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
请看钓鱼翁,满船载鲂鳏。
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
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
法华在其侧,参差拥高鬟。
幽花自芬芳,好鸟时缗蛮。
传闻发梦寐,登览忘劬艰。
去年谒老聪,默坐焚金颜。
忽然狮子吼,顿觉醒冥顽。
子今从之游,旧习须夷删。
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
请看钓鱼翁,满船载鲂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别来:分开以来。六改岁:六个年头。
想遍:思念遍历。
江南山:江南的山水。
秦望:秦望山。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
嵯峨:高峻。
尘寰:人间。
法华:寺庙名。
参差:高低错落。
幽花:幽静的花。
好鸟:美丽的鸟。
发梦寐:启发梦境。
登览:登高望远。
老聪:智者。
默坐:静坐。
狮子吼:比喻威严的教诲。
冥顽:愚顽的人。
子今:现在。
旧习:旧有的习惯。
人人:每个人。
既悟:已经领悟。
钓鱼翁:垂钓的老者。
鲂鳏:肥美的鱼。
翻译
分别已过六个年头,思念遍历江南山水。江南众多州县,云雾缭绕,山水相互映照。
秦望山雄踞吴越之地,高峻巍峨,俯瞰人间。
法华寺就在旁边,高低错落,如秀发般环绕。
幽静的花朵独自散发香气,美丽的鸟儿时常鸣叫。
传说中,梦境启发了灵感,登高望远,忘却辛劳。
去年拜见智者老聪,静坐沉思,面容严肃。
突然间,如狮子般威严的教诲,使我猛然醒悟。
如今你随我一同游学,旧习需逐渐舍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领悟后,不会吝啬分享。
请看那钓鱼的老翁,满船都是肥美的鱼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题为《次韵慧上人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情怀念,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宁静。
"别来六改岁,想遍江南山。" 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时间跨度,六年的时光流转,让诗人无法不去思索那些远方的江南山水。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故土的深情缱绻。
接下来的几句,"江南二百州,云水相往还。秦望冠吴越,嵯峨俯尘寰。法华在其侧,参差拥高鬟。" 描述了江南广阔的地域和壮丽的地貌,从地理位置到自然景观,无不展现出诗人对江南的深刻领悟。
"幽花自芬芳,好鸟时缗蛮。传闻发梦寐,登览忘劬艰。"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诗人在这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最后,"去年谒老聪,默坐焚金颜。忽然狮子吼,顿觉醒冥顽。子今从之游,旧习须夷删。人人自有分,既悟不我悭。请看钓鱼翁,满船载鲂鳏。" 诗人提到了一次与慧上人的会面,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警醒和觉悟。这段落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某种悟性和对未来生活态度的期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山水之美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同时,它也隐含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