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出处:《宿迁晓发》
明 · 陆深
重裘絮帽北行装,地炕煤炉候晓光。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
不怕孤危缘历惯,太行山脊更羊肠。
十里鸡声常带月,五更蝶梦半还乡。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
不怕孤危缘历惯,太行山脊更羊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宿迁晓发》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首句“重裘絮帽北行装”写诗人身着厚重的衣物,准备踏上北方的旅程,形象生动。次句“地炕煤炉候晓光”则展现了冬日早晨,通过地炕和煤炉取暖,等待黎明的场景。
“十里鸡声常带月”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十里之外都能听到鸡鸣,且鸡鸣声中还带着夜晚的余晖,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寂静。接下来,“五更蝶梦半还乡”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梦境中,也难以完全忘怀故乡的情感。
“关河远近俱萧索,岐路东西各渺茫”两句,通过描绘关河的荒凉和道路的迷茫,渲染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然而,诗人并不畏惧,“不怕孤危缘历惯”,因为对艰难险阻已经习以为常。
最后,“太行山脊更羊肠”以太行山的险峻比喻前行之路,暗示了旅途的崎岖,但诗人坚韧不拔,决心继续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意志和对未知旅途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