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苍鬓秃旧词臣,几见台家局面新
栖碧山中真大隐,立红云畔是前身。
鲁公昔有书干禄,杨子今无赋逐贫。
纵使未能追绮皓,绝胜赐杖给扶人。
注释
词臣:指擅长诗词的官员。台家:指朝廷。
大隐:指超脱尘世的大隐士。
前身:比喻过去的经历或身份。
鲁公: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以其书法闻名。
书干禄:通过写书来谋取官职。
杨子:可能指杨朱或杨雄,古代学者,这里泛指才子。
赋逐贫:用诗赋来表达贫困的生活。
绮皓:形容文采出众。
赐杖:帝王赏赐的拐杖,象征地位和尊荣。
扶人:需要他人扶持的人。
翻译
我这个满头白发的老词人,曾见过多少朝廷的新气象。在碧山深处隐居,这才是真正的隐士,站在红云边,仿佛是前世的化身。
鲁公当年靠写书求取官禄,杨子如今没有诗赋来摆脱贫困。
即使我无法再像他们那样才华出众,也胜过那些接受赏赐只能依赖他人扶持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和警斋侍郎二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与怀才不遇之感的诗句。
首句“颜苍鬓秃旧词臣”描绘了一位年迈、头发花白的老词人形象,通过“颜苍”和“鬓秃”来强调了时间对人的摧残,以及个人的沧桑变化。这里的“我”自称为“旧词臣”,表明诗人曾经在朝廷中担任过文学官职,但如今已经不再是那个角色。
接着,“几见台家局面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政治或文化界面的观察,感到自己与时下的主流价值观已渐行渐远。这里的“台家”指的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他们掌握着国家大事,而“局面新”意味着新的风气和趋势在不断涌现。
第三句“栖碧山中真大隐,立红云畔是前身”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我”将自己比喻为隐士,选择远离尘世,在碧绿的山林中安身立命。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状态,更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而“前身”一词,则让人联想到轮回转世,暗示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有着超脱世俗的思考。
第四句“鲁公昔有书干禄,杨子今无赋逐贫”中,“鲁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孔子,而“书干禄”则是说孔子曾经为了传播道德和教化天下而奔波。至于“杨子”,通常被认为是指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杨朱,他主张“为我”之学,强调个人价值和生命享受。而“今无赋逐贫”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物质追求的不屑一顾。
最后,“纵使未能追绮皓,绝胜赐杖给扶人”则是说尽管自己不能像古代贤士那样以道德和文章闻名于世,但至少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比那些仅仅为了物质利益而行事的人要高尚得多。这里的“绮皓”指的是历史上的贤士,而“赐杖给扶人”则是用来形容那些依靠权力或金钱获得帮助的人。
总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奈,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淡然与超脱。通过这种方式,刘克庄展现了自己既有才情又有抱负,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世事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