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
出处:《南陵道中迫暮投茅店四围率败篱令仆夫环卧》
宋 · 吴龙翰
故山三百里,归路正羊肠。
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
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
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
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
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
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山:故乡的山。三百里:三百里地。
归路:回家的路。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
密树:茂密的树木。
茆店:茅草小店。
荒池:荒芜的池塘。
竹墙:竹篱笆。
仆眠:仆人疲倦。
鹿伏:像鹿一样趴着。
龟藏:依靠类似龟壳的东西。
素志:向来的志向。
南阮:指隐居不仕的人。
丈夫:大丈夫。
八荒:天下四方。
翻译
故乡的山连绵三百里,回家的道路曲折像羊肠。茂密的树林围着茅草小店,荒芜的池塘边围着竹篱笆。
仆人疲倦地像鹿一样趴着,我劳累时背靠在龟壳般的物体上休息。
我向来的心志不是像南阮那样隐居,大丈夫应当扫平天下四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归乡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开篇“故山三百里,归路正羊肠”写出了归途的曲折与远离家乡的情形。紧接着,“密树标茆店,荒池界竹墙”则描绘出一个偏僻、荒凉之地的景象,其中茆店指的是野外的小屋或茅草覆盖的简陋住所,荒池与竹墙则增添了一份荒凉与静谧。
在“仆眠如鹿伏,我倦背龟藏”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旅途中的疲惫和对隐蔽处所的向往。"仆"指的是随从,“我”则是诗人的自称,这里将自己的随从与自己都比作了鹿和龟,表现出一种愿意在自然中找到休息与庇护的心情。
最后两句“素志非南阮,丈夫扫八荒”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未来的展望。"素志"指的是纯正的志向,而"非南阮"则意味着不愿意留在舒适的地方;"丈夫"是形容词,表示勇猛、果敢;"扫八荒"则是在比喻中表达了要开辟出一片广阔无垠的新天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情感波动和坚定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