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
出处:《游弘法寺》
明 · 李英
久客滞燕州,时寻宝地游。
幽栖随鸟入,徙倚听泉流。
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
高僧同一笑,何异虎溪头。
幽栖随鸟入,徙倚听泉流。
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
高僧同一笑,何异虎溪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燕州的客人在闲暇之余探访佛教圣地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游历过程中的自然美景与宗教氛围。
首句“久客滞燕州”,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一个长期滞留他乡的旅人形象跃然纸上。接着,“时寻宝地游”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与探索之心。
“幽栖随鸟入,徙倚听泉流。”这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跟随鸟儿深入幽静之地,驻足倾听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随鸟入”和“徙倚听”,诗人巧妙地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体验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林树笼禅阁,烟霞绕佛楼。”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弘法寺的环境。树木环绕的禅阁与云雾缭绕的佛楼相映成趣,不仅体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最后,“高僧同一笑,何异虎溪头。”诗人以“高僧同一笑”作为结语,表达了与高僧会面时的喜悦与共鸣,仿佛回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情景。这里的“虎溪头”借指佛门圣地,与开头的“燕州”形成呼应,暗示了诗人从世俗到精神世界的转变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宗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心灵上的净化与提升,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