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然颇已厌俗累,靖馆严密谐新安
出处:《赠穆道士》
宋 · 刘摰
离石道士心迹间,学行已老犹少年。
昔游京师友豪贵,声名成就来淮山。
恬然颇已厌俗累,靖馆严密谐新安。
朝真香火俨昼殿,步虚声谣铿夜坛。
六甲星辰逆祸福,一炉龙虎谁神仙。
北州有客性疏野,误为世网相拘牵。
时来与子款谭晤,闲心慰惬愁病蠲。
曾将出处大计说,闻吾至论颔曰然。
东风满江春潋滟,孤帆晓挂荆州船。
他年会合未可约,访子应在蓬莱颠。
昔游京师友豪贵,声名成就来淮山。
恬然颇已厌俗累,靖馆严密谐新安。
朝真香火俨昼殿,步虚声谣铿夜坛。
六甲星辰逆祸福,一炉龙虎谁神仙。
北州有客性疏野,误为世网相拘牵。
时来与子款谭晤,闲心慰惬愁病蠲。
曾将出处大计说,闻吾至论颔曰然。
东风满江春潋滟,孤帆晓挂荆州船。
他年会合未可约,访子应在蓬莱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离石道士的生活与心境,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放与年老后的淡泊,以及与世俗的疏离,凸显了道士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诗人刘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在道观中的日常活动,如晨钟暮鼓、香火缭绕、诵经祈福等,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道士对命运的把握,借助星象预测吉凶,体现了其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与一位“北州有客”的交往,这位客人被比喻为“误为世网相拘牵”,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满。通过与道士的交谈,客人的心灵得到了慰藉,愁病得以缓解,这反映了道教文化对于心灵疗愈的独特价值。最后,诗人预示了未来与道士重逢的可能,将地点设定在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进一步强化了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道士的高洁品格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