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出处:《题张老松树》
唐 · 宋之问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悽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岁晚:年末时节。东岩:东方的山岩。
周顾:向四周看。
悽恻:凄凉,悲伤。
日落:太阳下山。
西山阴:西边山的背阴处。
众草:众多的草木。
寒色:显得寒冷的颜色。
中:在...之中。
乔松树:高大的松树。
使:让。
长叹息:深感叹息,长时间地叹息。
百尺:极言其高,形容很高。
无寸枝:没有细小的枝条,比喻没有杂念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一生:自始至终,一辈子。
孤直:孤独而正直,比喻人格高尚,不随波逐流。
翻译
年末时节在东岩之下,环顾四周为何如此凄凉。太阳落入西山背后,众多草木显露出寒冷的颜色。
那里有棵高大的松树,让我深感叹息。
它高达百尺却没有旁枝,一生都保持着孤独和正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松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生长孤独的感慨。首句“岁晚东岩下,周顾何悽恻”表达了诗人在年终时节于东岩之下徘徊,对周遭景物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紧接着,“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则通过对夕阳西下和杂草变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秋末的萧瑟气氛。
中间两句“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透露出诗人对于古松的特别关注,这棵孤独的松树引发了他的深长叹息。最后,“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进一步描绘了这棵松树高大而没有旁枝,形象地表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生命历程和个人品格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