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若为成,狂奴滋故态
出处:《感古十首 其七》
宋 · 胡仲弓
四皓隐商山,子陵隐严濑。
隐身非隐名,清致一何在。
羽翼若为成,狂奴滋故态。
一出竟奚为,名被世人卖。
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
隐身非隐名,清致一何在。
羽翼若为成,狂奴滋故态。
一出竟奚为,名被世人卖。
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
注释
商山:指秦末四位著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的隐居地。严濑: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有交情,后隐居不仕。
名:姓名。
狂奴:指性格狂放不羁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某位隐士。
捷径:容易达到目的的近路或途径。
翻译
四位高人隐居商山,严陵先生也隐居在严滩。他们隐藏的是形迹而非姓名,清高的风度又在哪里显现呢?
如何才能拥有飞翔的翅膀,那个狂放不羁的人又恢复了旧态。
一旦踏入尘世,究竟为何,名声竟被世人当作商品一样买卖。
因此,如同终南山,捷径不再能轻易寻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感古十首(其七)》,主要描绘了历史上四位隐士——四皓和严陵的故事。四皓隐居商山,严陵则选择在严濑隐居,表面上他们选择了避世的生活,但实际上他们的名声并未因此而消失。诗中提到“羽翼若为成”,暗示他们本有才华,但因追求名声而未能完全隐逸。接着批评他们一旦出仕,就失去了隐居的初衷,名声反而被世人所利用。
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隐逸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远离尘嚣,更是精神上的超脱与清高。最后两句“所以终南山,捷径不可再”强调,如同终南山的隐居之路,一旦走过了就无法回头,意味着隐居生活一旦被打破,就难以找回那份纯粹的清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隐士生活的深沉反思,也寓含了对名利诱惑的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