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出处:《戚里婿》
明 · 李东阳
戚里婿,城贵妃。
社内侍,董丞相。
无私交,难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
君不知,竟何国。
社内侍,董丞相。
无私交,难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丞相出城君不知。
丞相出,天下惑。
君不知,竟何国。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戚里婿》,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复杂的政治情境。诗中提到的“戚里婿”和“城贵妃”可能指的是权贵家族中的姻亲关系,“社内侍”则暗示了宫廷内的侍从角色。诗人接着提到“董丞相”,他公正无私,但与这些权贵难以共事。
“台兵不待章奏批”暗指朝廷决策草率,军务紧急时无需正式文书审批,这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混乱。“丞相出城君不知”表明丞相在关键时刻离开京城,而这一行动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或理解。“丞相出,天下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混乱给国家带来的困惑。
最后两句“君不知,竟何国”直指当权者对国家大事的无知,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整首诗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绘,揭示了明朝宫廷内部权力斗争与政治失序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