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
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
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
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
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瑩洁交地维。
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淩虚一问之。
鉴赏
此诗《日观篇》由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曹家达所作,描绘了日出时分壮观的自然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天地间壮丽的变换。
首句“星斗欲没天风高”,描绘了夜空即将结束,晨风高扬的景象,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接着“天际莽莽驱银涛”一句,将天边的云彩比作汹涌的银色波浪,形象地展示了日出前的壮阔景象。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天地间的广阔与瞬间的变化,仿佛在一瞬间,赤足踏过无垠的大海,踩踏着神兽灵鳌,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则描绘了日出时分,东南方向的独特景象,上部明亮,下部昏暗,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日出的瞬间变化。
接下来的几句,“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通过比喻和想象,描绘了日出时山峦、长城、蛰龙等景象,以及日出时的强烈光芒,仿佛大火从冻结的云层中燃烧而出,充满了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这两句描绘了日出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从深红到逐渐变淡,直到一片光明,展现了日出的完整过程。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描绘了日出后群山和白云的景象,群山如同小丘,白云缭绕,展现出宁静而壮丽的自然风光。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描述了日出后天空的清澈碧蓝,以及地面与天空之间的巨大差异,引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最后,“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淩虚一问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传言的怀疑,以及想要亲身体验和探索宇宙真理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日出时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和追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