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出处:《下方山诗》
南北朝 · 何逊
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
鳞鳞逆去水,瀰瀰急还舟。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
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深沉忧愁。
“寒鸟树间响”一句,以鸟鸣声的凄清来形容寒冷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肃杀之美。而“落星川际浮”则通过流星划过夜空,引出河水的波光潋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哀婉的情境。
接下来的“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寂寞与寒冷。霜花覆盖着河岸,早晨的薄雾如同苦涩的心绪缠绕不去。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把对家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鳞鳞逆去水,瀰瀀急还舟”描绘了河水流动的声音,以及船只逆流而上的艰难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刻画,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回家的渴望。
“望乡行复立,瞻途近更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每当路过某处,总是停下脚步,凝视远方,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即便相隔不远的百里之地,也足以让人心生无尽的牵挂与忧虑,这种思乡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深切的家乡情结和内心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