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
出处:《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明 · 林光
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
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
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山中,探索绝美景色的过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艺术欣赏的渴望。
首句“是山都指点”,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与关注,他一一指点了所见的每一座山峰,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与欣赏。接着,“绝景更搜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精神,他不满足于已见之景,而是继续寻找更加壮丽的景色。
“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期待。他不敢断言世间再无比眼前更佳之景,却坚信总有一天会遇到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美的知音。这种对美的追求与对共鸣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情怀。
“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景。他或许在山间小溪边,以青石为笔,以白水为墨,挥洒出心中的感慨;或许在山巅,面对着苍茫天地,以短发为誓,长吟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相通的状态。
最后,“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收尾,以春日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红花紫草虽美,但诗人似乎已不再为它们所吸引,他的目光转向了远处,听到了莺啼声声,感受着绿荫下的清凉与生机。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自然和谐交融的写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川之美、自然之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刻共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