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丰实乃啬,枝荣干还枯
逸志凌天云,丽作惊九区。
或为庙廊器,或为章句徒。
华丰实乃啬,枝荣干还枯。
岂若铲雕琢,逖为君子儒。
所需出所养,与世作匡扶。
蓺谷谛嘉种,种木审良株。
我诗揭堂左,百尔慎所趋。
鉴赏
此诗《解梁书院四首(其四)》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通过描绘青衿之士的志向与追求,展现了对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
首句“猗猗青衿子”,以“猗猗”形容青衿之士的风度翩翩,暗示他们有着高洁的品质和不凡的志向。接着,“励志各有图”点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展现出青衿之士个性化的追求。
“逸志凌天云,丽作惊九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青衿之士的志向高远,如同凌驾于云霄之上,他们的才华与作品令人震惊,影响遍及四方。这里不仅赞美了个人的成就,也体现了对知识传播和文化影响力的重视。
接下来,“或为庙廊器,或为章句徒”两句,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人才类型:一种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另一种则可能只是专注于文字学问的学者。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多样性的认可,以及对不同角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
“华丰实乃啬,枝荣干还枯”两句,以树木的生长比喻人才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强调了知识与才能的积累(华丰),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一味追求外在的繁荣可能会导致内在的空虚(实乃啬,枝荣干还枯)。这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
最后,“岂若铲雕琢,逖为君子儒”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君子之儒的向往。君子儒不仅具备高深的学问,更重要的是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这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成就,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所需出所养,与世作匡扶”指出真正的君子儒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自我完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成为引导世道人心的力量。
“蓺谷谛嘉种,种木审良株”进一步强调了选择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如同精心培育谷物和树木一样,要选择和培养那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人才。
“我诗揭堂左,百尔慎所趋”作为结语,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激励后辈,引导他们谨慎地选择人生的方向,追求高尚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对青衿之士的描绘,探讨了教育、人才选拔与培养、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