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授天人学,寒窗伴短檠
出处:《挽秦国夫人 其三》
宋 · 李流谦
华笄谐淑配,绿发负平生。
桃李春如寄,鸥鹇梦不惊。
周婺惭绝识,蜀寡让孤情。
口授天人学,寒窗伴短檠。
桃李春如寄,鸥鹇梦不惊。
周婺惭绝识,蜀寡让孤情。
口授天人学,寒窗伴短檠。
注释
华笄:少女出嫁时的装饰物,象征女子成年。淑配:贤良的伴侣。
绿发:青丝,指年轻的头发。
负:承载,寄托。
桃李:比喻美女或人才。
鸥鹇:两种鸟,这里象征宁静的梦境。
周婺:泛指才女,周地有著名的才女。
绝识:超群的才识。
蜀寡:蜀地的寡妇,这里可能暗指孤独。
孤情:孤独的情感。
口授:口传教授。
天人学:高深的学问,如天人之道。
寒窗:破旧的窗户,常用来形容刻苦学习的环境。
短檠:小油灯,古代用于照明的简陋工具。
翻译
少女嫁给了贤良的伴侣,青丝承载了她一生的愿望。如同春天的桃花李花寄寓着美好,鸥鸟与鹇鸟的梦境也不再惊扰。
周地的才女自愧不如,蜀地的寡妇也谦让她的孤独情感。
在老师的亲自教导下学习,寒冷的窗户旁陪伴着微弱的灯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挽秦国夫人(其三)》。通过这短小的五言绝句,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和个人情感的独特表达。
“华笄谐淑配”,这里的“华笄”指的是华丽的发饰,“谐淑配”则形容妻子的温柔美好,说明诗人对其配偶的赞美与珍视。"绿发负平生"中的“绿发”可能是指青春如织的岁月或是装饰头发用的绿色花卉,“负平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平淡生活的珍惜和承担。
接下来的“桃李春如寄”,诗人用到了“桃李春”这个意象,常用来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时光。"鸥鹇梦不惊"则是形容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状态,鸥鹇是指水鸟,梦中不被惊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周婺惭绝识”中的“周婺”可能是指古代贤妇周氏或是地名,而“惭绝识”则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孤独情感。"蜀寡让孤情"中,“蜀寡”可能是指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偏远与荒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某种情感的放弃和孤独。
最后两句“口授天人学,寒窗伴短檠”,诗人通过“口授天人学”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直接从自然中学习的境界。而"寒窗伴短檠"则描绘了一个读书人的冷清孤独与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