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汶泗远交襟带水,丹青难会古今情全文

汶泗远交襟带水,丹青难会古今情

出处:《登太白楼
明 · 林光
何处登高望眼明,天风催送上任城。
千年未听知心话,二老空馀后世名。
汶泗远交襟带水,丹青难会古今情
除书愧捧仍东鲁,野服逢人更问程。

鉴赏

这首诗《登太白楼(其一)》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联“何处登高望眼明,天风催送上任城”,诗人选择了一个高处,试图透过眼前的景色,寻找心灵的明悟。天风似乎在催促他前往任城,这里的“任城”可能象征着某种目标或理想之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颔联“千年未听知心话,二老空馀后世名”,诗人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千年的岁月里,那些曾经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已逝去,只留下他们的名字在后世流传。这句诗表达了对友情、知己之难得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颈联“汶泗远交襟带水,丹青难会古今情”,汶河和泗水交汇之处,是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地。然而,即使是丹青妙笔也难以完全捕捉到古今情感的复杂性。这里诗人借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

尾联“除书愧捧仍东鲁,野服逢人更问程”,诗人手捧除书(可能指任命文书),虽然感到惭愧,但依然坚定地向东鲁(古代地名,此处泛指东方)前行。即使穿着朴素的衣裳,在遇到路人时,仍然不厌其烦地询问前进的方向。这反映了诗人面对挑战与不确定时的坚韧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情感和个人境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