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未信相从乐,要识相从是别离
出处:《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 其一》
宋 · 项安世
群居未信相从乐,要识相从是别离。
芸阁掩关当宿夜,江船吹火未眠时。
无人见雁同持酒,有客看猿自赋诗。
诗墨酒痕随处有,故人谁与寄将知。
芸阁掩关当宿夜,江船吹火未眠时。
无人见雁同持酒,有客看猿自赋诗。
诗墨酒痕随处有,故人谁与寄将知。
注释
群居:指共同居住或社交。相从:相伴,相随。
别离:分离,分开。
芸阁:书房,藏书之处。
掩关:关闭门窗。
宿夜:过夜,整夜。
江船:江上的船只。
吹火:点火照明。
无人:没有别人。
看猿:观看猿猴。
赋诗:吟诗,作诗。
诗墨酒痕:写诗留下的墨迹和洒落的酒渍。
故人:老朋友。
寄将知:传递消息给知道的人。
翻译
群居生活并未真正体验到相伴的乐趣,原来相识相随意味着即将分离。在书房关闭门窗度过长夜,江上的船只灯火通明却无人入眠。
没有人在旁共饮,只有我看着猿猴独自吟诗。
诗、酒和墨迹处处可见,但老朋友啊,又有谁能分享这些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李著作送行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和感受。首句“群居未信相从乐”,暗示了在日常相处中,人们可能并未真正体验到朋友相伴的乐趣,只有在分别之际才意识到其珍贵。接下来,“要识相从是别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认识,即只有在离别时,人们才会深刻体会到相聚的快乐。
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夜晚关门独处(“芸阁掩关当宿夜”)和江边船只上的孤独时光(“江船吹火未眠时”),展现了离别时的孤寂心情。他想象着即使无人共饮(“无人见雁同持酒”),还有猿猴作伴,自己依然能借诗抒怀(“有客看猿自赋诗”)。最后两句“诗墨酒痕随处有,故人谁与寄将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感叹身边虽有诗酒陪伴,但无人分享,无法传递这份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独特理解和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