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出处:《先茔治事归》
宋 · 晁补之
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先人:祖先或前辈。昔:从前。
栖山乐:在山中生活的乐趣。
贱子: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今:现在。
怀:怀着,心有感触。
陟岵:登山望远,象征怀念故乡或亲人。
悲:悲伤。
柏叶:常绿树的叶子,象征长寿和坚韧。
初生:刚刚生长出来。
石墙:用石头砌成的矮墙,可能暗示简朴的生活环境。
短:矮小。
况:何况。
金带:贵重的腰带,象征地位和财富。
丰碑:高大的墓碑,用来纪念有功绩的人。
翻译
先人们从前向往山居的乐趣我如今却怀着登高望远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先茔治事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首句“先人昔慕栖山乐”,通过回忆先人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祖先生活态度的敬仰。接着,“贱子今怀陟岵悲”一句,诗人自谦为“贱子”,表达了自己如今身处尘世,面对先人的墓地,心中充满了哀思和追思之情。“陟岵”一词源自《诗经》,形容远望山岭,这里暗含了对亲人的思念。
“柏叶初生石墙短”描绘了墓地的景象,柏树象征着长久和永恒,新生的柏叶暗示着岁月流转,而短促的石墙则寓言了人生的短暂。最后,“况无金带买丰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凄凉,意指自己没有足够的财富来购置显赫的墓碑,表达了对身后名声的淡泊和对家族荣誉的无力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先人理想生活的追忆和自身现实境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