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全文

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

出处:《台城路六首
清 · 李慈铭
碧阴悄悄重溪侧,嘶春玉騧来又。
山角芜青,畦棱絮白,顿失乱红吹绣。
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
记取门前,一枝曾罥翠钗溜。
人生容易感旧,叠东风万恨,都付丝柳。
流水香消,题诗人老,泪满当年罗袖。
花还怨否。
看名十倾城,总难回首。
一例将愁,夕阳芳草瘦。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时分,台城边景色凄美、情感深沉的画面。

首句“碧阴悄悄重溪侧”,以“悄悄”二字渲染出环境的宁静与幽深,而“碧阴”则点明了季节为春天,背景为山溪。接着“嘶春玉騧来又”,描绘出一匹白马在春日里悠然自得地行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山角芜青,畦棱絮白,顿失乱红吹绣。”这一句通过对比色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芜青的山角与白色的田埂形成鲜明对比,而“顿失乱红吹绣”则暗示了春花的短暂与易逝。

“流莺去后,剩燕子泥墙,清明厮守。”流莺的离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燕子却依然在泥墙上筑巢,守护着这片土地,表达了对自然循环的感慨和对生命延续的期待。

“记取门前,一枝曾罥翠钗溜。”这句回忆起往昔的美好,门前的一枝花曾经挂着一位女子的翠钗,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人生容易感旧,叠东风万恨,都付丝柳。”人生短暂,容易怀旧,春风中万般愁绪都寄托给了随风飘荡的柳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流水香消,题诗人老,泪满当年罗袖。”流水带走了花香,诗人的青春也已老去,泪水沾湿了当年的罗衣,进一步深化了对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哀叹。

“花还怨否。看名十倾城,总难回首。”花儿是否还在怨恨,那些曾经繁华的城市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难以回头,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无法挽回的无奈。

“一例将愁,夕阳芳草瘦。”所有的愁绪都随着夕阳西下,芳草渐瘦,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