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亦老,便种得、夭桃秾李都年少
出处:《摸鱼儿十首》
清 · 李慈铭
又垂鞭、高梁桥畔,玉泉如带低绕。
翠华当日巡行处,夹辇复生春草。
龙尾道,应倍忆、银绯散直寻春草。
宝花压帽。
看玉勒骢嘶,朱衣吏引,日伴翠尊倒。
当年事,佛日红霞环抱。
霜华千树凝晓。
海腥一自翻西极,楼阁五云俱渺。
花亦老,便种得、夭桃秾李都年少。
题诗再到。
愿满挹天羹,长携莲炬,来问艳妆照。
翠华当日巡行处,夹辇复生春草。
龙尾道,应倍忆、银绯散直寻春草。
宝花压帽。
看玉勒骢嘶,朱衣吏引,日伴翠尊倒。
当年事,佛日红霞环抱。
霜华千树凝晓。
海腥一自翻西极,楼阁五云俱渺。
花亦老,便种得、夭桃秾李都年少。
题诗再到。
愿满挹天羹,长携莲炬,来问艳妆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梁桥畔玉泉环绕的景象,以及昔日皇家巡行时的盛况。诗人通过“翠华”、“龙尾道”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历史的画卷,同时以“银绯散直”、“宝花压帽”等细节,展现了当时官场的奢华与繁华。诗中“玉勒骢嘶,朱衣吏引”描绘了骏马与官员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官场的风貌。
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当年事,佛日红霞环抱。霜华千树凝晓”,通过“佛日红霞”和“霜华千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美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再次回到那个时代,与美丽的女子共饮天羹,共享艳丽之光的愿望。“愿满挹天羹,长携莲炬,来问艳妆照”,这种愿望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还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