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
出处:《信州东驿晨起》
宋 · 陆游
衣上征尘鬓畔霜,信州古驿憩归装。
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
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
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
悲歌未肯弹长铗,豪气犹能卧大床。
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
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征尘:旅途中的灰尘,象征艰辛劳顿。鬓畔霜:鬓发如霜,形容年老或劳累。
悲歌:表达忧伤或感慨的歌曲。
长铗:古代剑的别称,这里代指壮志或才华。
豪气:豪放不羁的气概。
大床:宽敞的大床,象征休息和放松。
残灯:灯火微弱,暗示夜晚或孤独。
东厢:房屋的一侧,可能指马厩。
邻鸡唱罢:清晨鸡鸣,表示天亮和新的一天开始。
衣篝:围着篝火取暖的衣服。
行人:指诗人自己,也泛指奔波在外的人。
日日忙:形容生活忙碌,无暇停歇。
翻译
衣上的征尘如同霜雪,信州古驿站停下整理行装。悲伤的歌曲还未弹奏出长剑的激昂,豪情壮志仍能让我躺上大床。
半明半暗的残灯摇曳在北墙,饥饿的老马则卧在东厢。
邻居的鸡鸣声后,围着篝火取暖,我独自嘲笑每日奔波的行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信州东驿晨起》,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在信州古驿站的清晨情景。首句“衣上征尘鬓畔霜”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的风尘仆仆和岁月的痕迹,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时光的流逝。次句“信州古驿憩归装”点明了诗人暂作停留,整理行装的场景。
第三句“悲歌未肯弹长铗”,诗人虽然内心充满悲歌,但并未轻易流露出失意的情绪,显示出坚韧不屈的性格。“豪气犹能卧大床”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豪迈气概,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接下来两句“半暗残灯摇北壁,常饥老马卧东厢”通过描绘昏暗的灯光和饥饿的老马,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困顿。
尾联“邻鸡唱罢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以邻家鸡鸣声为背景,诗人感到一丝温暖,自我解嘲地说每日奔波的行人都如此忙碌。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旅途的辛酸,又有诗人坚韧不屈的豪情,展现了陆游独特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