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全文

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

宋 · 刘敞
苌弘谋周室,愤血死犹碧。
子胥殒吴门,江水为之逆。
精能动天地,忠不谕两国。
九鼎既西逝,姑苏亦东侧。
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
形势驱使然,生民岂恶直。

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忠诚与正义的主题。诗人选取了苌弘和伍子胥两位历史上的忠臣形象,以他们的遭遇和结局,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赞美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苌弘谋周室,愤血死犹碧”,描绘了苌弘为了周室的安危而献身的情景,即使在临终之际,他的鲜血仍保持着碧色,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这种忠诚至死不渝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

接着,“子胥殒吴门,江水为之逆”描述了伍子胥在吴国的悲剧命运,他最终在吴门陨落,使得江水也为之倒流,以此来表达人们对这位忠诚勇士的深切哀悼和敬仰。伍子胥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英勇和智慧,更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力量。

“精能动天地,忠不谕两国”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忠诚与正义的力量,它们能够撼动天地,影响国家的命运。这不仅是对苌弘和伍子胥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忠诚与正义普遍价值的肯定。

“九鼎既西逝,姑苏亦东侧”引用了历史典故,九鼎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稳定,当九鼎西移,意味着政权转移,吴国的象征——姑苏城也随之东倒。这一转折象征着时代的变化和权力的更迭,同时也反映了忠诚与正义在动荡时局中的脆弱性。

最后,“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形势驱使然,生民岂恶直”则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反思。在权力和利益的驱动下,忠诚与正义往往被忽视或扭曲,成为社会习俗的一部分。然而,尽管时代变迁,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正直和忠诚的渴望并未改变。形势虽然可能迫使人们做出妥协,但生民之心始终向往着光明和公正。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叙述,深刻揭示了忠诚、正义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些价值观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挑战。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思考和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