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全文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清 · 李宪噩
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
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甲午年秋天与友人王新亭、颖叔一同游览大珠山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赞美。

首句“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难以释放,行动被情感所束缚的状态。接着,“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则展现了诗人寻求内心的平静,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心境。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表明诗人以杖为伴,追寻古代贤人的足迹,与友人握手,重温往昔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描绘了进入山谷听到松涛声,站在山崖边看到壮观景象的画面。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清澈的泉水穿透岩石,奇特的山峰直插云霄。而“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则是对海边和霜覆盖的田野在不同季节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多变与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则通过犬吠和归樵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表达了尽管环境清幽,但心中仍有欢愉,对于荣华富贵的计较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向往自然美景以及珍惜友情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