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先秋邀雀驾,孤舟此夕到银河
明 · 邓云霄
竹林乐事近如何?试按新腔奏艳歌。
五月先秋邀雀驾,孤舟此夕到银河。
轻风拂枕吹寒玉,明月窥窗漾锦波。
莫向游仙羡清福,兰堂幽兴较谁多?
五月先秋邀雀驾,孤舟此夕到银河。
轻风拂枕吹寒玉,明月窥窗漾锦波。
莫向游仙羡清福,兰堂幽兴较谁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在竹林中的欢聚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生活情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乐事,以及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首联“竹林乐事近如何?试按新腔奏艳歌。”开篇即点明主题,竹林中的乐事近况如何?尝试着演奏新的曲调,唱出艳丽的歌声。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预示了接下来将有一场音乐盛宴。
颔联“五月先秋邀雀驾,孤舟此夕到银河。”描述了五月时节,仿佛提前迎来了秋天的气息,吸引着鸟儿前来聚会。而此刻,一艘孤舟在夜色中驶向了银河,象征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如同这艘孤舟一般,穿越时空,追寻着美好的梦想与远方。
颈联“轻风拂枕吹寒玉,明月窥窗漾锦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轻柔的风如同抚摸着枕头,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寒玉般清新。明亮的月光悄悄地透过窗户,洒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细腻的波纹,如同织锦般美丽。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尾联“莫向游仙羡清福,兰堂幽兴较谁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他劝告人们不要羡慕那些传说中的神仙享受,而是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尤其是像兰堂这样的幽雅之地,其中蕴含的闲适与乐趣,远胜过任何想象中的仙境。这一联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肯定,也是对追求简单、纯粹快乐的一种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夜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