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
出处:《楚东岁暮》
宋 · 吴锡畴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
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
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
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
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
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楼高:高楼。霜冷:寒冷的霜。
漏声迟:滴漏声慢。
阑干:栏杆。
明月:明亮的月亮。
奁:古代女子梳妆用的盒子。
磨后镜:像镜子一样明亮的月亮。
疏星:稀疏的星星。
劫残棋:战乱后留下的残局。
岁寒:寒冬。
时节:时节。
难为客:难以做客。
头颅:脑袋。
尽付诗:全部倾注在诗中。
凄凉:凄清。
晤语:交谈。
冻梅:被寒风吹过的梅花。
翻译
高楼之上,寒霜笼罩,滴漏声显得格外缓慢,我独自倚着栏杆,回忆着离别的情景。明亮的月亮如同研磨后的镜子,稀疏的星星像是劫后残留的棋子,点缀夜空。
在这严寒时节,客居他乡尤为艰难,我将岁月的沧桑都倾注在了诗歌之中。
我感到无比凄凉,无人诉说,只好对着寒风吹过的梅花诉说我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楼高霜冷,漏声迟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独立于阑干之上,诗人怀念着别离之愁,情感之深刻跃然纸上。
明月如一块玉盘,映照在后镜之中,而疏星点缀其间,宛若劫余的残棋。岁寒时节,对于行旅者而言尤为艰难,诗人以老日头颅来形容自己将所有的情感和时间都倾注于诗词之中。
然而,这份凄凉之情却无从诉说,只能随风轻声告诉那孤傲的冻梅。这里的“冻梅”不仅是对冬日梅花的描写,更承载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受和深沉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岁暮之际,对生活、时间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