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
出处:《道逢新婚者》
宋 · 罗公升
时危家如寄,生离恨终天。
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
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
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
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
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
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
白首未可期,乐此桃李年。
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
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
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
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时危:动荡不安的时局。家如寄:家庭如同寄居在外。
生离:生死离别。
齐宋贤:指古代贤人的婚姻观。
白首:白头偕老。
桃李年:比喻青春年华,如桃李般繁盛。
畸人:孤独或特立独行的人。
雉飞: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七载:七年。
断弦:比喻长时间的专注或坚持。
扬州梦:过去的美好回忆或梦想。
空中烟:虚幻,消失的事物。
大义:大道理,原则。
私情:个人情感。
命也:命运。
抚事:面对世事。
怅然:惆怅,失落的心情。
翻译
时局动荡不安,家庭如同寄居,生死离别之痛无法言表。只按家庭条件匹配婚姻,并非一定要效仿齐宋时期的贤人。
白头偕老无从期待,只能享受这桃李满园的年华。
我这个孤独的人,感叹雉鸟展翅飞翔,七年如一日操持弦琴。
三年扬州的梦境,如今化为虚无的烟雾。
大义自古有定规,个人情感怎能牵绊。
命运安排如此,面对世事我只能接受,心中更添惆怅。
鉴赏
这首诗以时局动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情感的感慨。"时危家如寄"揭示了社会不安定,个人生活如同寄居,"生离恨终天"则直接抒发了对生死离别的深深哀痛。诗人认为,婚姻应以门当户对为原则,不必过于追求像齐宋那样的贵族匹配,"称家毕婚姻,岂必齐宋贤"体现了务实的态度。
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白首未可期",却仍珍惜眼前时光,享受桃李满堂的岁月。"畸人感雉飞,七载操断弦"借典故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的挚爱的追忆,"三年扬州梦,化作空中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
在面对大义和个人情感的抉择时,诗人坚持"大义古有制,私情岂云牵"的原则,认为生命中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他选择接受并安然面对。然而,"命也我所安,抚事增怅然"流露出在理智与情感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透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新婚者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在乱世中坚守原则与情感的矛盾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