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岁千秋忆我公,香火常来乞晴雨全文

万岁千秋忆我公,香火常来乞晴雨

明 · 顾璘
巍巍京兆古所雄,民之父母称闻公。
昔传赵张不易得,今见德政将无同。
去年饥馑多流亡,沟壑白骨寒秋霜。
今年甘雨起枯槁,禾穗满田如帚长。
南车北驾情悠悠,风吹甘棠驯雉愁。
寇恂河内竟难借,汲黯淮阳谁见留。
折杨枝,插江路,杨枝他年作高树。
万岁千秋忆我公,香火常来乞晴雨

鉴赏

这首明代顾璘的《送京兆闻君移顺天》描绘了对京兆地方官闻君的赞美和对其政绩的感慨。首句“巍巍京兆古所雄”赞扬了京兆之地的历史地位,接着以“民之父母称闻公”比喻闻君如同百姓的父母般爱护与庇护。诗人提及赵张等贤臣难得,而今闻君的德政却让人感到罕见。

诗中通过对比,描述了闻君去年面对饥荒时的困境,白骨遍野,与今年丰收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了其政策的成效。“南车北驾情悠悠”暗指闻君的政绩深得民心,连鸟兽也为之感动。“寇恂河内竟难借,汲黯淮阳谁见留”借典故表达了对闻君才能的认可,暗示其难以被他处挖角。

尾联“折杨枝,插江路,杨枝他年作高树”寓意闻君的政绩将如同杨枝般扎根,未来会成为参天大树。最后两句“万岁千秋忆我公,香火常来乞晴雨”表达了后人长久的怀念,希望他的精神能像祈求晴雨的香火一样,永远为人民带来福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高度赞扬了闻君的政绩和人格魅力,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