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歌落落复自和,笑问楚狂安在哉
出处:《太白山人歌为关西孙太初赋》
明 · 邵宝
山人西从太白来,东南胜览穷天台。
凤歌落落复自和,笑问楚狂安在哉。
江陵曾见子微否,道骨仙风子真有。
神游八极偕者谁,江上听潮何太久。
山人西望几回首,石室高寒逼星斗。
六月争传雪未消,万峰谁遣云长守。
南来遗我方山冠,何以报之青琅玕。
杜陵诗人不可作,击节虚堂风雨寒。
凤歌落落复自和,笑问楚狂安在哉。
江陵曾见子微否,道骨仙风子真有。
神游八极偕者谁,江上听潮何太久。
山人西望几回首,石室高寒逼星斗。
六月争传雪未消,万峰谁遣云长守。
南来遗我方山冠,何以报之青琅玕。
杜陵诗人不可作,击节虚堂风雨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邵宝的《太白山人歌为关西孙太初赋》描绘了一位山人从太白山而来,游历东南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他歌声飘逸,与自然共鸣,询问古代隐士楚狂之处。诗人提及江陵之地,想象中子微或子真般的仙风道骨之人可能在此。他神游八荒,却无人相伴,只能在江边长久倾听潮水,流露出孤独之意。
山人频频回望,太白山石室高峻,仿佛接近星辰,即使在六月,仍有积雪未消,云雾缭绕。山人南行时,收到一方山冠作为赠礼,他以青琅玕(美玉)相赠,表达感激之情。然而,他感叹杜陵诗人的时代已去,空余风雨寒堂,无人能再写出激昂的诗篇,表达了对诗歌艺术衰落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