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出处:《游岩豅寺》
宋 · 陈天麟
山疑梦里槐安国,僧住壶公小隐天。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门横一水与世隔,不知鱼鼓今几年。
真人阴崖结茅屋,大千世界一粒粟。
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超凡的山中禅寺景象。首句"山疑梦里槐安国"以梦境般的意象,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仿佛是世外桃源,令人如入仙境。"僧住壶公小隐天"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隐逸生活,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借以表达寺庙的超脱尘世之感。
"门横一水与世隔"写出了寺庙被流水环绕,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与隔离红尘的氛围。"不知鱼鼓今几年"则通过询问鱼鼓(寺庙中的法器)已有多少年未响起,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寺庙的古老。
接下来的诗句"真人阴崖结茅屋"描绘了真人(可能指得道高人)在山崖上搭建简朴的茅屋,体现了佛教修行者清贫自守的精神。"大千世界一粒粟"引用佛经中的比喻,说明即使在广阔的世界中,寺庙也显得微小而珍贵。
最后两句"佛言芥子纳须弥,我亦来寻赞公宿"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芥子虽小,却能包容须弥,他慕名而来,想要体验赞公(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的禅修生活。整首诗以游历者的视角,展现了岩豅寺的神秘与深邃,以及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