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
出处:《古意九首 其七》
唐 · 贯休
常思谢康乐,文章有神力。
是何清风清,凛然似相识。
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
一种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
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
是何清风清,凛然似相识。
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
一种为枯槁,得作登山屐。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
何当学羽翰,一去观遗迹。
注释
谢康乐:南朝文学家,以诗文著称。文章:指谢康乐的文学作品。
顽嚚:形容石头质硬,这里比喻人的顽固愚钝。
翻经石:用来研磨经书的石头。
永嘉:古地名,今浙江温州一带。
羽翰:羽毛和笔,代指文学才华。
遗迹:指前人留下的痕迹或遗产。
翻译
常常怀念谢康乐,他的文章充满神奇的力量。这是怎样的清风,如此凛冽却又似曾相识。
一种石头顽固愚钝,却能成为研读佛经的工具。
另一种石头干枯无生机,却能变成登山时的踏脚石。
自从永嘉成为郡治后,山水更加清新碧绿。
何时能学习他那样的才情,去瞻仰他的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谢康乐的怀念和赞美,感受到了朋友文章中蕴含的神奇力量。诗中的自然景象,如清风、山水,都被赋予了生命,如同旧识一般亲切。两种植物,一作翻经石,一作登山屐,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腻和对待友人的深情。
"永嘉为郡后,山水添鲜碧"一句,表达了时光流转、环境变化后的新鲜感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像羽毛般轻盈地去探寻古迹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友情和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