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出处:《早发新城港》
宋末元初 · 方回
月晕竟无风,亦复无社雨。
俗谚犹不验,况乃古书语。
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如何秋令半,犹此苦剧暑。
爬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悬知当有许。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无所。
竟夕卧复起,饥渴相尔汝。
向背迷星辰,回环莽洲渚。
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
俗谚犹不验,况乃古书语。
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如何秋令半,犹此苦剧暑。
爬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悬知当有许。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无所。
竟夕卧复起,饥渴相尔汝。
向背迷星辰,回环莽洲渚。
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晕:月晕,月边的光晕。社雨:祭祀土地神的雨,此处指阵雨。
俗谚:民间流传的谚语。
古书语:古代文献中的说法。
鸣橹:摇动船桨发出的声音。
苦剧暑:酷热难耐。
爬肤垢满爪:皮肤因出汗而污垢满手。
悬知:预料,猜测。
斗酒:一小壶酒。
尔汝:亲密无间的称呼,这里指僧人之间的交谈。
向背:方向,前后。
洲渚:江中的小岛或沙洲。
浩叹:深深的叹息。
翻译
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却不见风,也没有预期的阵雨来临。民间俗语也不再应验,更何况那些古老的书籍中的描述。
旅人乘船前往桐江,清晨时分摇动着船桨启程。
为何正值秋季的一半,还如此酷热难耐。
皮肤被汗水浸湿,手指上满是污垢,汗水流淌如同煮沸的水。
今年夏天异常寒冷,预感到接下来会有很大的变化。
昨天两位僧人同乘一舟,饮酒却无法满足需求。
整夜辗转反侧,又饿又渴,彼此间互相慰藉。
辨不清方向,迷失在星辰和陆地之间。
是谁家灯火独自明亮,让我感叹古今人事沧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的酷热和不寻常的寒冷。开篇便指出月光清晰却无风,无社雨(即没有预兆的雨),质疑民间俗谚与古书所言。接着,诗人描述自己在桐江上舟行于清晨之时,感受着秋令来临却仍旧酷热难当。
诗中“爬肤垢满爪”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汗水如注。诗人预感到今年夏天的寒冷可能是某种征兆。而两位僧侣昨日同舟,却因为无酒可饮而感到无所适从。
“竟夕卧复起”等句,则表达了夜晚躺下又起来,饥渴交加的困境。诗人迷失方向,只能依稀辨认星辰和环绕的荒野与湖泊。最后一句“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是对某户人家灯火通明的赞美,同时也是对古往今来人们生活境遇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常理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人在极端天气中的困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颠倒以及个人的命运无常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