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死殊铮铮,汝生宁愦愦
出处:《示定原》
明 · 释函可
卓哉子之师,见予心罔二。
一笑割平生,萧然释重累。
命汝从予游,衣履常不匮。
愿汝作乔松,愿汝齐无畏。
汝归必瞋喝,恐汝学业坠。
师死殊铮铮,汝生宁愦愦。
我能亮汝心,见我多含泪。
汝行不自繇,汝志不自遂。
所以咫尺隔,经月复经岁。
我实愧汝师,汝颜不须愧。
饮啄匪自今,兹事况其最。
勿笑修福人,修福良足贵。
一笑割平生,萧然释重累。
命汝从予游,衣履常不匮。
愿汝作乔松,愿汝齐无畏。
汝归必瞋喝,恐汝学业坠。
师死殊铮铮,汝生宁愦愦。
我能亮汝心,见我多含泪。
汝行不自繇,汝志不自遂。
所以咫尺隔,经月复经岁。
我实愧汝师,汝颜不须愧。
饮啄匪自今,兹事况其最。
勿笑修福人,修福良足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写给弟子定原的,表达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感与教诲。诗中首先赞扬了师之伟大,指出其心无二念,对弟子的教导如同一笑割断平生的烦恼,使弟子得以轻装前行。接着,诗人希望弟子能像乔松般坚韧不拔,勇敢无畏。
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师徒之间产生了距离,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距离的无奈和歉意,认为自己作为师长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但同时也鼓励弟子不必为此感到羞愧。诗人以“饮啄匪自今”一句,表明这种情感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久以来的深切关怀。最后,诗人以“勿笑修福人,修福良足贵”结束,劝诫弟子不应嘲笑那些致力于积德行善的人,因为这样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宝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弟子的殷切期望,也有对自己未能陪伴在侧的遗憾,体现了师徒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