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全文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

宋 · 苏轼
南来不觉岁峥嵘,坐拨寒灰听雨声。
遮眼文书原不读,伴人灯火亦多情。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
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然超脱的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南来不觉岁峥嵘”表达了时间流逝、岁月匆匆而过的感觉,但诗人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感受,似乎已经习惯了时光的流转。紧接着,“坐拨寒灰听雨声”则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炉前,用筷子拨弄着剩余的冷灰,同时聆听着外面雨滴的声音,这种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淡定、宁静的心境。

“遮眼文书原不读”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漠然态度,他甚至连书都不愿意去阅读了。接下来的“伴人灯火亦多情”则显示出诗人的情感深厚,即便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和情谊。

“嗟予潦倒无归日,今汝蹉跎已半生”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哀叹。诗人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如同被风雨摧残,没有了归宿。而“今汝”指代的可能是亲友或某个特定的人物,这个人也已经度过了半生,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最后,“免使韩公悲世事,白头还对短灯檠”则是希望不要让像韩愈这样的贤者看到世间的苦难而感到悲哀。诗人用“白头”指代自己和亲友,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暮年生活表示了一种无奈的心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夜坐中的静谧氛围和内心世界的独白,展现了苏轼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生命有限等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