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盈庭聚讼惟钩党,伏阙求官藉论兵全文

盈庭聚讼惟钩党,伏阙求官藉论兵

出处:《新秋感兴三首
明末清初 · 王崇简
忆昔谁人秉国成,甘泉烽火岁频惊。
盈庭聚讼惟钩党,伏阙求官藉论兵
坐使威权归北寺,遂令盗贼躏西京。
五陵豪贵皆尘土,日暮青磷遍野横。

鉴赏

这首诗名为《新秋感兴三首(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崇简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往事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忆昔谁人秉国成”,开篇即以疑问语气引出对往昔国家治理者的追忆,暗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与动荡有所感触。接着,“甘泉烽火岁频惊”一句,通过“甘泉烽火”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战争频繁、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盈庭聚讼惟钩党,伏阙求官藉论兵”两句,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纷争与矛盾,以及官员们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权力斗争。这里“钩党”指结党营私,暗指政治斗争中的不正当手段;“伏阙求官”则描述了官员们在宫阙之下请求升迁的情景,反映出官场的腐败与混乱。

“坐使威权归北寺,遂令盗贼躏西京”进一步揭示了政治权力的集中与滥用,导致地方秩序的混乱和盗贼横行,反映了社会治安的恶化。其中,“北寺”可能是指当时的权力中心,而“西京”则代表被侵扰的地方。

最后,“五陵豪贵皆尘土,日暮青磷遍野横”两句,以历史的沧桑变化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显赫一时的贵族们的哀叹,以及对战乱后荒凉景象的描绘。这里“五陵豪贵”指的是古代帝王陵墓周围的贵族,而“日暮青磷遍野横”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之后,田野上散落着的坟墓和亡魂的幽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