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出处:《寿圣院西南石壁上有龙洞出入里许》
清 · 阮元
神龙抉壁入,破壁复飞去。
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
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
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
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
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
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
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
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
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
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
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
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
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
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
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景象,通过诗人阮元的笔触,我们仿佛跟随他探索了一处古老的石壁龙洞。首句“神龙抉壁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龙的威猛力量,它破壁而出,留下穿洞的痕迹,象征着自然之力与神秘的结合。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洞内的奇特景观,如大佛、石壁的剥落和梦境般的体验,给人以惊奇和敬畏之感。
诗人深入洞内,光线昏暗,只能手持火把前行,环境的艰难和曲折通过“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得以体现。行走过程中,诗人低头前行,身体姿势奇特,但同伴间却只能相互呼唤而不能回头顾盼,进一步渲染了洞中的幽深和孤寂。
最后,诗人发现了一丝光明,犹如黎明破晓,暗示着出路的存在。然而,走出洞口后,眼前却是更加奇异险峻的山景,令人惊叹不已。在这样的冒险中,诗人意外地发现了葛萝和松树,以及自己曾经留下的爪痕,这些细节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龙洞的神秘与探险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未知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