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才绝道称南武,有恨祠天杀贰师
出处:《广州吊古》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山川灵气会都司,旧作佗宫枕海湄。
一自名王来骆越,至今天子是屠耆。
无才绝道称南武,有恨祠天杀贰师。
邸第荒凉馀白草,牛羊踯躅为谁悲。
一自名王来骆越,至今天子是屠耆。
无才绝道称南武,有恨祠天杀贰师。
邸第荒凉馀白草,牛羊踯躅为谁悲。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广州吊古(其一)》。诗中描绘了广州的历史变迁与沧桑,通过对山川灵气、古代宫殿、名王、天子、南武、祠堂、贰师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对过往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
首句“山川灵气会都司”,以“山川灵气”开篇,点明广州地理位置的独特与自然环境的灵秀,暗示这里曾汇聚过诸多历史的风云。接着“旧作佗宫枕海湄”一句,将目光聚焦于古代的佗宫,它紧邻大海,位置显赫,预示着这里曾是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一自名王来骆越,至今天子是屠耆”两句,通过“名王”与“天子”的更迭,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转移。骆越之地,即今广西、广东一带,曾是多个民族政权的领地,而“屠耆”则可能指代某一时期的统治者,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无才绝道称南武,有恨祠天杀贰师”两句,进一步深入历史的细节,提到“南武”与“贰师”。南武可能是指古代南方的军事将领或英雄,而“祠天杀贰师”则可能暗指某种祭祀活动与对某位英雄的纪念,同时“杀”字也暗示了某种悲剧性的结局。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与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邸第荒凉馀白草,牛羊踯躅为谁悲”两句,以眼前的景象收尾,邸第的荒凉与白草的蔓延,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逝,而牛羊的徘徊,则似乎在为那些曾经辉煌却最终没落的事物感到悲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对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